项目名称:基于铝基Al-V中间合金的含V相微观结构演变机理
项目负责人:蒙毅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 基于含V结晶相本征特征参数的深度挖掘,建立V结晶相析出控制因子与其相变关系模型;
2) 探询V结晶相形核长大机理及相变规律;
3) 探询V结晶相在Al-1.6Mg-1.2Si (wt. %)变形铝合金中的结构演变规律。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5万 到款15万元 使用了10%。主要用于材料费、测试费、版面费、劳务费、差旅费等。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切换非完整约束机械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
项目负责人:何广平
项目执行进度: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7年12月):
1) 与课题组成员一起,针对课题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工作,制定细化的研究方案,开展科学理论问题的初步研究。
2) 在切换非完整约束系统的基本特征研究方面,从单腿跳跃机器人入手,进行了模型建立、问题性质分析、方法工具学习、计算仿真等方面的预先研究工作。
3) 在切换非完整约束系统的基本特征研究方面,从“旋翼飞行+轮式移动”机器人入手,进行了模型建立、问题性质分析、方法工具学习、计算仿真等方面的预先工作。
4) 与课题组成员和在读研究生,就课题的关键和核心问题,组会讨论2次。把任务按照学科特点进行分类,分解到骨干成员与研究生,逐步开展研究工作。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针对仿袋鼠跳跃机器人的高能效运动规划和自适应控制方法开展研究。采用无源动力学分析与综合策略,给出了求解系统零碰撞高能效运动轨迹的一种方法。针对仿袋鼠机器人巡航运动控制,把控制问题划归为一类混杂周期运动系统的闭环控制律设计问题。针对这种混杂周期运动切换非完整约束力学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能效性指标监督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2) 针对“旋翼飞行+轮式移动”双模式机器人系统的运动规划和控制问题开展研究。采用指数时变坐标变换方法,提出一种把异构多模式受控非完整约束系统,转化为同构时变线性系统规范形的方法。针对这类切换非完整约束系统的闭环控制律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均驻留时间计算的时变切换控制方法。
3) 针对上述两类异构多模式系统的运动规划和控制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模型转化方法、运动规划方法、自适应控制方法,或者时变切换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建模、分析、算法设计、控制律设计、系统稳定性分析、数值仿真计算分析等工作。
4)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机器人、控制技术、智能运载工具等知名期刊上发表:SCI检索期刊论文3篇;申报发明专利3项。
5)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0月):
1) 针对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开展研究,发表SCI论文1篇;
2) 针对一类连续结构机器人的时变阻抗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发表SCI论文1篇;
3) 针对一类连续结构机器人的多点接触时变阻抗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发表SCI论文1篇;
4)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
5) 与团队成员学术交流8次。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2018年:
直接经费总额66万元,到款39.6万元,使用了25%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66万元,到款26.4万元,使用了3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姓名 |
何广平 |
章杰 |
赵全亮 |
赵磊 |
|
|
|
|
|
比例 |
70% |
10% |
10% |
10% |
|
|
|
|
|
金额 |
1.4847 |
0.2121 |
0.2121 |
0.2121 |
|
|
|
|
|
备注:无
项目名称:基于二维材料的隧穿场效应管的理论设计
项目负责人:李鸿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8年12月):
1) 完成文献调研工作;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具体研究计划。
2) 构建单层黑磷烯隧穿晶体管的模型,研究其在亚10 nm尺度上的器件表现,探究其表征极限。
3)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检索期刊2篇。
4) 参加相关会议2次,将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构建单层砷烯、锑烯、和铋烯隧穿晶体管的模型,研究其在10 nm尺度上的器件表现。结合铁电层,研究铋烯负电容隧穿晶体管的器件表现。
2) 构建垂直搭接的黑磷烯隧穿晶体管的模型,研究其在亚10 nm尺度上的器件表现,探究其表征极限。
3)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检索期刊2篇。
4) 参加相关会议2次,将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2020年度(2020年01月~今):
1) 构建单层IV族硫族化合物隧穿晶体管的模型,研究其在10 nm尺度上的器件表现。
2) 构建单层GeTe隧穿晶体管的模型,研究其在10 nm尺度上的器件表现。结合铁电层,研究其负电容隧穿晶体管的器件表现。
3) 研究石墨烯做电极的SnSe2肖脱基晶体管的在10 nm尺度上的器件表现器件表现。
4) 构建垂直搭接的SnSe隧穿晶体管的模型,研究其在亚10 nm尺度上的器件表现。结合铁电层,研究其负电容隧穿晶体管的器件表现。
5)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检索期刊4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7年:
直接经费总额25万 到款15万 使用了80%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5万 到款10万 使用了8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无压浸渗高导热鳞片石墨/铝复合材料微结构导热通路构建及其导热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刘园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 优化制备工艺参数,获得不同材料体系的复合材料样品。
2) 分析鳞片石墨/铝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并得到初步规律。
3) 参加国际知名复合材料会议1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4万元 到款9.6万元使用5%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先进高强钢应力适应型构件定模动辊制造装备系统动力学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 强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60万,到款60万,使用了4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姓名 |
李 强 |
黄昔光 |
管延智 |
阳振峰 |
|
|
|
|
|
比例 |
47% |
32% |
21% |
21% |
|
|
|
|
|
金额 |
0.89 |
0.6 |
0.2 |
0.2 |
|
|
|
|
|
备注:无
项目名称:铜电解精炼阴极-阳极短路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项目负责人:铁军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度(2020年01月~至今):
1) 阴极结瘤形成短路实验设计。
2) 实验室电解槽设计。
3) 实验室结瘤短路实验测量。
4) 工业电解槽阴极结瘤形成短路过程电流的测量。
5) 阴极结瘤形成短路过程电流的数据分析。
6) 发表论文2篇、参加学术会议 1次。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65万,到款32.5万,使用了27%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高环境稳定性光纤MEMS声波传感器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萌颖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7) 进行声传感机理研究,分析高灵敏度、高环境稳定性的传感机制。
8) 完成核心MEMS声传感元件设计。
9) 针对结构设计通过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和关键MEMS工艺优化实现高品质MEMS声传感元件的制备;
10) 依据传感器信号解调方法的需求搭建测试模块,并测试所研制的MEMS声传感元件的声响应性能。
11) 依据相应研究成果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篇(SCI收录),国际会议论文1篇。
2020年度(2020年01月~今):
5) 完成双衍射级信号传感机理及其高稳定性传感机制研究。
6) 设计并实现匹配双级信号输出的光电检测模块,并进行传感器双级输出信号测试。
7) 依据相应研究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9万 到款17.4万使用了14.7%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9万 到款29万使用了14.7%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含柔性可伸缩臂多体系统非光滑接触动力学研究
项目负责人:章杰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8年12月):
1) 针对项目申请书界定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论证。完成文献调研工作;结合在该方向初步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具体研究计划。
2) 完成柔性可伸缩臂动力学建模与数值模拟工作。
3) 完成了实验台的初步设计。购置了力矩电机等设备以实现可伸缩臂的低速运动,并
购置了其它相关设备。
4) 构建了处理弹性半空间接触问题的三维数值模型
5)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发表:EI检索期刊1篇。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柔性可伸缩臂动力学建模与数值模拟工作。
2) 构建含能量耗散碰撞问题的连续型接触力模型。
3) 参加国内多体动力学会议1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同行互动交流。
2020年度(2020年01月~今):
8) 完成连续型接触力模型耗散阻尼指数最优值研究。
9) 构建考虑多点碰撞耦合效应的含阻尼弹性半空间研究。
10)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外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检索期刊1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
直接经费总额23 万到款15万使用了7%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3万 到款23万使用了10.76%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硅/碳复合材料电极微结构设计及离子嵌脱过程结构演变规律研究
项目负责人:司丽娜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1) 构建研究锂离子在硅基负极材料中扩散过程的多尺度模拟方法,考察锂离子在硅纳米材料中的扩散过程,分析锂离子的扩散路径以及离子扩散对材料晶格结构的影响,计算锂离子在硅纳米材料中的结合能和扩散势垒;分析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对硅纳米材料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2) 利用多尺度模拟方法研究硅纳米颗粒、硅纳米线的尺寸、硅纳米材料晶向结构等对锂离子扩散过程的影响,考察锂离子嵌入后材料内部的相变结构、位错的存在对锂离子进一步扩散过程的影响,计算锂离子在具有相变结构和位错结构的硅纳米材料中的结合能和扩散势垒;揭示硅活性粒子尺寸、晶向结构、相变结构、初始位错对锂离子扩散过程的影响规律。
3) 参加锂离子电池性能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VASP培训1次、参加国际会议1次。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63万, 到款63万,使用4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