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
项目名称:面向要地净空防御的“低小慢”目标辨识跟踪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毕福昆
项目执行进度:
本项目已完成面向“低小慢”目标宽幅低分辨搜索的高置信感知模型研究模块,包括:基于尺度一致性感知模型的弱小目标显著性增强 、基于片段动态轨迹生成关联的非关注目标筛选模块。正在进行面向“低小慢”目标窄幅高分辨辨识的小样本轻量级辨识网络的研究。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本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良好,其中设备费、知识产权事务费已完成使用。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毕福昆 |
|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
|
金额(元) |
17430 |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动态负载下大数据流式计算的可用性问题及保障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丁维龙
项目执行进度:已完成流式计算负载关联因素建模和负载敏感的弹性容错服务,目前在攻关面向可用性的负载均衡服务。项目组成员及学生目前已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和授权专利2项。
(简单叙述项目执行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到款23万,目前项目执行的余额63174元。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丁维龙 |
|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
|
金额(元) |
9520 |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惯性/偏振组合导航系统抗干扰初始对准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杜涛
项目执行进度:
(简单叙述项目执行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已按照项目进度要求完成,目前收录SCI,4篇,申请专利11项,授权1项。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经费支出77%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杜涛 |
|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
|
金额(元) |
1.218 |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面向新闻事件的查询时效性计算模型研究
项目负责人:61972003段建勇
项目执行进度:30%
按照约定,课题组围绕查询问题,安排4位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已经初步取得了研究进展。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5%
参加国际会议三次,购买图书,由于疫情影响,支出滞后。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段建勇 |
张梅 |
|
|
|
|
|
|
比例 |
50% |
50% |
|
|
|
|
|
|
金额(元) |
0.8575 |
0.8575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基于多源特征学习的中文查询纠错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61672040段建勇
项目执行进度:90%
围绕中文查询纠错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应用,处于总结阶段。共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领域专业会议NLPCC2篇,发表SCI期刊论文5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70%
支持了课题组每年参加4次左右的本领域学术会议,培养研究生10余人,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建设课题组硬件实验环境等,最后一年受疫情影响,支出滞后。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段建勇 |
张梅 |
|
|
|
|
|
|
比例 |
50% |
50% |
|
|
|
|
|
|
金额(元) |
1.085 |
1.085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面向纠删码云存储系统的数据快速重构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傅颖勋
项目执行进度:项目已基本执行完成,研究成果已基本满足验收要求。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直接经费已执行了约88%。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傅颖勋 |
|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
|
金额(元) |
10500 |
|
|
|
|
|
|
|
备注 |
无 |
|
|
|
|
|
|
|
项目名称:支持流式大数据实时联动的数据服务模型及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韩燕波
项目执行进度:已完成任务书定义的所有指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82%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韩燕波 |
|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
|
金额(元) |
19250 |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激励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何云华
项目执行进度:
(简单叙述项目执行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按照项目规划,课题组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典型应用,提出了一系列的基于区块链的激励机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在安全可信激励机制设计方面,针对分布式P2P应用中面临的消课题组已超额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息传递面临的安全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可信消息转发激励机制;2)在隐私保护激励机制设计方面,针对群智感知激励机制中参与用户面临的安全和隐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隐私保护群智感知激励机制。
课题组总共发表了3篇SCI论文,其中2篇JCR 1区SCI论文;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以及3项软件著作;邀请1名国外专家进行访问;培养硕士生3名。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项目经费支出30%,主要包括出版费、知识产权费、国外交流费、交通费等支出。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何云华 |
|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
|
金额(元) |
1.141万元 |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多角度及多时相极化SAR散射特征序列多维关系表征及应用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洋
项目执行进度:
本项目首个执行年度进展包括:
1 完成通用极化目标分解散射模型及其线性变换形式及映射规律分析;
2 开展外场地基试验系统极化定标及成像指标分析;
3 开展暗室及地基极化散射数据获取试验并开展散射模型表征验证工作;
4 发表期刊论文1篇,会议论文1篇,参加国际会议1次。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项目直接经费已到款29万,已支出26%。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李洋 |
王彦平 |
曲洪权 |
林赟 |
申文杰 |
比例 |
40% |
15% |
15% |
15% |
15% |
金额(元) |
8300 |
3000 |
3000 |
3000 |
3000 |
备注 |
分2个月发放 |
1次发放 |
1次发放 |
1次发放 |
1次发放 |
项目名称:极化圆迹SAR散射机理分析与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洋
项目执行进度:
本项目已经结题,以圆迹SAR所带来的特殊观测方式为基础,开展了基于极化建模的多角度散射机理分析研究工作,分析了方位向多散射中心的典型特征并研究信息提取和表征方法,发展出能够有效利用极化圆迹SAR数据中散射机理差异的分类方法。发表SCI期刊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会议论文2篇,参加国际会议1次,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项。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项目直接经费已到款19万,已支出42%。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李洋 |
曲洪权 |
比例 |
78% |
22% |
金额(元) |
7044 |
2000 |
备注 |
分2个月发放 |
1次发放 |
项目名称:面向复杂疾病基因组动态交互网络的k点连通稠密子图查询与挖掘技术
项目负责人:李源
项目执行进度:
(简单叙述项目执行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已经完成了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实验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在复杂疾病基因组交互网络的构建、存储和查询挖掘等领域开展研究。已经在稠密子图发现等相关领域发表研究论文4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经费已经使用了7%,主要以差旅费和出版文献费为主。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李源 |
|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
|
金额(元) |
10220 |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基于圆迹SAR的目标方位散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林赟
项目执行进度:
已完成结题验收,完成论文14篇,专利14项。
面向目标精细特征描述应用需求,本项目研究了方位散射机理,提出了目标方位散射特征提取方法,开展了实际数据验证,研究成果初步应用于人造目标检测,展示了多角度精细特征的价值和应用潜力。在多角度散射机理方面,结合电磁仿真分析了各向异性目标的方位散射特性,提出了从回波数据中提取目标全方位散射响应曲线的方法,完成了暗室转台数据的原理性验证。在多角度散射特征提取与表征方面,提出了散射幅度、散射方向和散射恒定角三个新的多角度特征量,并提出了能够直观表征多角度散射特征的HSI伪彩色编码方法。在多角度极化散射特征提取方面,研究了基于模型的极化分解及多角度极化特征提取,并推导得到了二次散射熵和布拉格散射熵,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孔径极化熵和精确估计极化散射角的无监督分类方法。在实验验证方面,开展了机载C波段圆迹SAR实验、典型目标的暗室转台实验,展示了圆迹SAR多角度特征在目标精细描述方面的重要应用潜力。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81%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到款74.4万,已支出60.6万,剩余13.8万元。已完成到款的81%的经费支出。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林赟 |
王彦平 |
曲洪权 |
李洋 |
申文杰 |
比例 |
45% |
13.75% |
13.75% |
13.75% |
13.75% |
金额(元) |
9700 |
3000 |
3000 |
3000 |
3000 |
备注 |
3次发放 |
1次发放 |
1次发放 |
1次发放 |
1次发放 |
项目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公共安全人物敏感行为宏微观识别方法
项目负责人:鲁远耀
项目执行进度:
(简单叙述项目执行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项目按计划执行,基本完成了2020年年度任务。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目前使用了总经费的约1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鲁远耀 |
|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
|
金额(元) |
20300 |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面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个性化精准推荐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宋威
项目执行进度:
(简单叙述项目执行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提出了基于交叉熵的top-k高效用项集挖掘算法,发表于第33届应用智能系统在工业、工程及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国际会议(IEA/AIE 2020),并获得会议颁发的“Best special session paper award”。
此外,发表EI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2篇,已录用论文3篇。
项目执行进度正常。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已支出经费27476.68元,占到款的10.77%。支出进度稍慢,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无法支出,差旅费支出大幅减少。待疫情好转后,此两项费用将恢复正常支出进度。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宋威 |
侯建峰 |
|
|
|
|
|
|
比例 |
80% |
20% |
|
|
|
|
|
|
金额(元) |
14280 |
3570 |
|
|
|
|
|
|
备注 |
分3个月发放 |
一次发放 |
|
|
|
|
|
|
项目名称:基于特征模块化上下文融合的矢量网络行人检测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田青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第二年度(2020.01 -2020.09)
对该项目相关研究现状及具体方法进行深入调研,着重研究特征模块化选择的模板构造方式、基于上下文信息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及技术,解决对行人检测效果有很大影响的行人相互遮挡问题,并完成实验测试样本的准备工作。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中文期刊论文6篇,会议论文4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直接经费总额22万元,到款22万元,目前已支出到款50%的经费。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基于车辆轨迹的车联网服务信息传递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超
项目执行进度: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 基于车联网路边单元均匀分布场景,提出RSU资源动态调度策略,以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2) 在车辆节点目的地未知的情况下,基于现有轨迹数据,实现车辆节点目的地预测,该预测为目的地节点级别的预测,与先前的RSU覆盖域预测相区别。
3)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计划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提交SCI检索期刊论文1篇,WASA会议论文1篇,VTC会议论文1篇,申报发明专利1项。
4) 参加国际知名会议1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直接经费总额24万元,到款24万,使用了2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王超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金额(元) |
0.91 |
|
|
|
|
|
备注 |
|
|
|
|
|
|
项目名称:弱约束条件下的手背静脉身份识别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一丁
项目执行进度:
项目已完成弱约束手背静脉身份识别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9篇,授权发明专利1各,培养研究生6名。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项目到款已使用设备费12.8万元,研究生劳务费9.2万元,出版文献非6.3万,差旅费4.3万,材料费2万,其它3.2万,共计37.8万。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王一丁 |
|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
|
金额(元) |
18900 |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集成电路制造中关键图形工艺的模型研究
项目负责人:闫江
项目执行进度:
(简单叙述项目执行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按进度执行。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7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闫江 |
王艳蓉 |
|
|
|
|
|
|
比例 |
50% |
50% |
|
|
|
|
|
|
金额(元) |
11025 |
11025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Ge基MOS器件迁移率的远程库伦散射机制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静
项目执行进度:
(简单叙述项目执行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按进度执行。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9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张静 |
|
|
|
|
|
|
|
比例 |
100% |
|
|
|
|
|
|
|
金额(元) |
40650 |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直升机载THz-SAR多谐振相位误差建模与补偿方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远
项目执行进度:
(简单叙述项目执行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已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准备进行下一阶段半物理仿真。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外协90%,其余用于劳务费和差旅费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张远 |
王彦平 |
|
|
|
|
|
|
比例 |
90% |
10% |
|
|
|
|
|
|
金额(元) |
10773 |
1197 |
|
|
|
|
|
|
备注 |
|
|
|
|
|
|
|
|
项目名称:复杂事件大数据处理系统测试数据生成方法及应用技术
项目负责人:赵会群
项目执行进度:按计划执行50%
(简单叙述项目执行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25%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姓名 |
赵会群 |
孙晶 |
|
|
|
|
|
|
比例 |
66% |
34% |
|
|
|
|
|
|
金额(元) |
12705 |
6545 |
|
|
|
|
|
|
备注 |
|
|
|
|
|
|
|
|
电控学院
项目名称:多靶点经颅电刺激调控难治性癫痫脑网络研究
项目负责人:闫佳庆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与合作单位一起,针对项目申请书界定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论证。完成文献调研工作;结合课题组在该方向初步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具体研究计划。
2) 开展预实验。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9月):
1) 完成项目年度报告。
2) 开展正式实验。
3) 发表SCI论文2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5万 到款15万 使用了13%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5万 到款10万 使用了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网络化非线性系统典型攻击检测与容侵输出跟踪控制
项目负责人:庞中华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项目期已执行接近结束,项目进展正常。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经费已使用60%左右。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基于模型预测思想的大功率绕组开路永磁同步电机高能效控制与调制优化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晓光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研制了共直流母线绕组开路永磁电机传动系统硬件平台;
2) 给出了共直流母线绕组开路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预测控制方案;
3) 参加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预测控制国际会议4人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0月):
1) 提出了共用桥臂绕组开路电机系统容错拓扑;
2) 在容错拓扑基础上,提出了相适应的无差拍预测控制策略。
3) 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SCI检索期刊1篇,EI期刊1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63万 到款31.5万使用了49%。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基于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的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关键控制策略研究
项目负责人:周京华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1)完成了多台同相供电装置并联协同控制策略并进行 MATLAB 仿真;
2 建立了基于 FPGA 的全数字控制系统;
3)编写多台同相供电装置并联协同控制算法;
4)搭建了同相供电装置实验平台;
5)已签订专著出版合同;
6)发表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加3次国内外学术会议。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
直接经费总额63万元,到款37.8万元,使用了51%。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基于分散式储能系统汇聚效应机理及应用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建林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 在前期模型顶层架构的指导下,开展保留储能本地配置目标、整合储能本地配置目标与网侧应用目标间的一致性和考虑经济导向手段的弹性汇聚潜力评估方法研究。重点在于基于经济理论的单系统汇聚潜力评估方法攻关。
2) 在前期模型顶层架构的指导下,基于现有电力政策和储能的应用场景,对比传统手段的技术经济性,建立计及汇聚容量、设备成本、合理收益率等因素的储能报价策略模型。重点在于对基于汇聚潜力矩阵的分布式储能动态聚合方法公关。
3) 针对上述两项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成果,采用合作单位提供的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对算法的实际性能进行客观评估,并指导算法的进一步优化。
4)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EI检索期刊2篇,申报发明专利2项。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直接经费总额0到款0使用了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一体化开关升压变换器和电机驱动器及其在电动汽车车载变流器系统中应用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刘硕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针对项目申请书界定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论证。完成文献调研工作;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电压增益和调制系数、直通占空比的关系,研究调制方法和分析电压/电流应力,初步建立新拓扑结构的仿真模型。
2) 研究了损耗计算方法,对比不同调制方法时损耗,分析直通占空比对损耗的影响,研究降低损耗的方法。
3) 参加电力电子会议2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0月):
1) 针对提出的一体化变换器和驱动器,研究直流侧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控制策略
2) 针对电动汽车V2G并网的需求,应用分层控制方法,实现V2G控制
3) 搭建实验平台,准备后期实验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直接经费总额84000到款84000使用了57%
2020年:直接经费总额56000 到款0 使用了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交叉口环境下基于三维点云的目标车辆行为辨识与预警算法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名芳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 针对项目申请书界定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论证。完成文献调研工作;结合该方向初步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具体研究计划。
2) 透彻理解、分析三维点云分割模型中运动目标提取的难点,面向复杂交通环境提出改进的基于点云的多目标识别算法,与目前主流应用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进行对比分析。
3) 提出基于贝叶斯滤波与交互式多模型的目标车辆跟踪算法架构,主要立足于解决跟踪关联问题。
4)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已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检索期刊2篇,申报发明专利1项。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2万元 ,到款13.2万元,使用了53.8%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具有情感机制的自主机器人感觉运动系统认知模型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晓平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针对项目申请书的研究内容对自然情感系统进行了调研,研究了人工系统的基本情感定义,设计了认知发育算法模型,包含发育算法及学习流程,实现了移动机器人基于好奇心和取向性的自主学习;
2)在线参加学术会议2次,并基于以上研究,发表期刊文章1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3万元,到款13.8万元,使用了1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数据驱动的一致性滤波与协调控制及在城市道路交通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应用
项目负责人:吉鸿海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0月):
1) 首先,针对项目申请书界定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论证。完成文献调研工作;结合课题组在该方向初步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具体研究计划。
2) 透彻理解、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的状态估计和信号控制问题,结合无模型自适应控制、迭代学习控制、卡尔曼滤波、状态观测器、多智能体技术等,研究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数据驱动滤波和控制方案,与目前主流的多种分布式信息融合感知技术进行对照分析。
3) 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加权分布式一致性滤波的数据驱动融合感知技术,自适应信号协调控制方法和多智能迭代学习一致性控制技术,并给出严格稳定性分析,拟解决快时变参数辨识、数据建模及其状态最优估计,控制器参数调整规则、输入饱和约束、传感器网络噪声等工程应用问题。
4)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取得相应研究成果:SCI检索期刊1篇,IEEE检索会议论文4篇,申报发明专利2项。
5) 参加数据驱动控制与学习系统会议2次,中国智能交通年会2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3.36万元, 到款13.8万元,使用了38.1%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基于二次侧谐振回路的高增益变换器及阻抗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贾鹏宇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 针对研究内容进行充分地论证,完成了文献调研工作。根据前期研究基础进行了更加详细研究计划的制定工作。
2) 完成了实验原理样机的初步设计,并深入地进行了模型分析,提炼了相关的科学问题和理论成果,投稿IPEMC会议论文一篇(已录用)。
3) 完成了一篇SCI期刊论文的发表。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直接经费总额22万元 到款13.56万元使用了8%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一类数据驱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在无人车循迹跟踪控制中的应用
项目负责人:刘世达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8年12月):
1) 阅读无人车方面的论文,调研现有的无人车横向控制、纵向控制方法的缺点与不足,并寻找现有的无人车控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对MFAC,懒惰学习、连续投影、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方法的有关文献和资料进行仔细的研究。
3)以现有的MFAC理论为基础,结合懒惰学习、连续投影、鲁棒控制、smith预估、预测控制等控制理论,针对无人车的横向控制、纵向控制的特点分别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并研究其可应用性、理论上的收敛性等。将方法进行提炼和升华,将其总结为可针对一般的离散非线性系统的数据驱动控制方法。
4)提出基于预描偏差角的无人车横向控制方法。
5) 提出基于连续投影框架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
6) 提出基于懒惰学习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
7)带有扰动情况下的无人车控制处理方法。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将所整理的算法在交通仿真软件及matlab实验平台上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
关键参数进行反复试验调整。综合使用离线、在线数据进一步深化研究参数优化算法,
研究不同情况下数据利用的方式以及控制器参数更新的策略。
2) 与无人车技术团队合作,在实际道路(北京市丰台区实验基地)上对无人车进实验,
将所提的方案通过C++语言,S-T语言等编入无人车控制系统的上位机中,在已有的仿真
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道路状况将算法中关键控制器参数进行进一步调整。
3)针对无人挖掘机提出基于预描偏差角的动力学简化方法 。
4)提出针对带有大时滞的多入多出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
5)提出针对同时含有扰动和时滞的单入单出非线性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
法
6)提出针对多入多出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
7)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著名遥感期刊上发表:SCI检索期刊2篇,EI检索会议论文1篇。
8) 参加2019年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及2019年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精英创新赛。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
直接经费总额21万, 到款12.6万,使用了20%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1万, 到款8.4万, 使用了36.6%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土木学院
项目名称:井工矿转露天开采边坡滑移机制及其评价办法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孙世国
项目执行进度:
(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已完成第二年度预定目标,包括完成技术路线及具体方案的编制落实、整理和分析,通过试验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实际矿山边坡的变形情况,并组织专家对评价方法进行论证分析,发表论文7篇,培养研究生7名,2018年和2019年分获省部级一等奖。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18.2%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到款80万,已支出14.5621万,剩余65.4379万元。目前已完成到款的18.2%的经费。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项目名称:冲击地压亚失稳状态识别及防冲机理研究
项目负责人:宋义敏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实验研究工作
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声发射、红外热像仪、电磁辐射仪及电荷监测设备为实验观测手段,研究岩石变形演化过程中物理信息时、空、强演化规律研究。深入分析变形局部化、裂隙扩展和界面滑动演化过程中应力场、位移场、变形场演化规律及阶段性特征,发掘加载过程中声发射振铃计数、主频、波形畸变率、能量,温度场,电磁及电荷演化规律及阶段特征,总结力学状态参量和物理信息特征量对应关系。
2、岩石变形破坏演化及特征信息研究
进行岩石摩擦滑动变形演化过程的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和声发射系统为试验监测手段,采用双面剪切模型试验方法,开展界面摩擦滑动速率与声发射振铃计数、界面摩擦滑动位移与声发射累计能量、试件变形能密度与声发射b值的对应关系研究。
3、矩张量反演方法研究
开展矩张量力学机制反演方法及应用研究,根据弹性体运动学方程,通过振子位移和波动方程格林函数反演得到矩张量,将矩张量分解为为一个各向同性部分、一个补偿线性矢量偶极子及一个双力偶,通过双力偶部分所占比例确定震源破坏类型,分析声发射系统采集的波形信息并基于矩张量反演法分析震源破裂机制,与散斑变形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矩张量反演法可靠性并加以优化。
4、损伤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与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FEMU)相结合,建立了岩石力学参数反演流程。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获取实验中岩石试件受载条件下的应变场;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获取数值模型中的应力场;构建最小二乘目标函数,并且通过不断更新有限元模型中给定的力学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当目标函数收敛时,得到与实验结果最匹配的力学参数。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60万,2019年到款24万,使用了5%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露天矿高含水煤岩边坡蠕变损伤机理研究(项目批准号:51774184)
项目负责人:王振伟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已完成论文10篇,专利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1)高含水煤岩边坡岩层结构特征研究,确定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边界及充水因素;
(2)高含水煤岩试验系统研制,不同工况下煤岩试件参数测定,得出在水因素作用下煤岩抗剪强度、抗拉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的弱化规律。高含水煤岩边坡模型试验,考虑人工降水、变水位和变水压状态下,监测岩体裂缝萌生、扩展、贯通动态规律及得出煤岩边坡体变形时效性规律。
(3)研究渗流-应力共同作用下煤岩体的损伤变形,综合煤岩体初始损伤和损伤演化特性,建立煤岩体渗流-损伤耦合本构模型及煤岩体渗透张量演化方程;
(4)建立高含水煤岩体的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及渗流-蠕变损伤判据。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39.5%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项目经费60万元,到校金额51.42万元,执行总经费的39.5%。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考虑上部荷载效应的组合型周期性基础衰减域特性研究
项目负责人:刘心男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已建立组合型筏板周期性基础动力分析模型,并完成了衰减域理论求解,正在推进数值仿真工作;
2) 已完成考虑上部荷载效应的周期性桩基础衰减域特性研究;
3) 将荷载效应拓展至周期性板式结构中,完成了其衰减域特性研究;
4) 已将上述研究成果整理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EI期刊论文1篇;
5) 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0月):
1) 在前期组合型筏板周期性基础衰减域理论解的指导下,采用弱形式微分求积元法完成了考虑上部荷载效应的组合型筏板周期性基础频域响应分析和地震响应模拟。
2) 针对现有周期性基础设计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量大和收敛性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Gauss-Lobatto积分的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该方法的计算量大大减小,收敛性得到显著提高。
3) 基于上述两项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成果,将指导优化组合型周期性桩基础设计。
4) 已将上述研究成果整理发表:SCI期刊论文1篇,EI会议论文1篇;另外,已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
5) 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5万,到款15万,使用了90%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5万,到款10万,使用了6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考虑胶结发挥的结构性弹黏塑性统一硬化模型
项目负责人:祝恩阳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1~2019.12)
(1) 参加第13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2) 撰写结构性土侧限压缩描述方面学术论文1篇;
(3) 撰写结构性土应变软化描述方面学术论文1篇;
(4) 就所研究的问题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咨询讨论;
(5) 针对项目申请书界定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论证,并开展了文献调研工作。结合课题组在该方向初步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具体研究计划;
(6) 基本确定了结构性土压缩特性描述的改进设想。
2020年度(2020.1~2020.12)
(1) 参加第四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会议(11月召开);
(2) 撰写考虑结构性土旋转硬化方面学术论文1篇;
(3) 受研究工作触发撰写力学类教育学术论文1篇;
(4) 攻克所研究的问题的关键核心并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线上线下咨询讨论;
(5) 确立了考虑时间效应的结构性土统一硬化模型的核心建模思路;
(6) 构想了新的更有针对性的实验方案;
(7) 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名。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直接经费总额22万,到款13.2万,使用了18.8%
2020年:直接经费总额22万,到款8.8万,使用了1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备注:无
项目名称:承插式预制桥墩在车辆撞击下的损伤机理及防撞设计研究
项目负责人:韩艳
项目执行进度:
(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设计完善了试验用车辆模型及滑道系统、具有不同连接构造参数的承插式桥墩试件以及相应的整体式现浇桥墩试件作为比较基准;完成了车辆碰撞桥墩的模型试验。
2) 进行了承插式桥墩敦柱与基础连接用灌浆料的力学性能试验,实测得到了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关系以为有限元模拟分析提供依据。
3) 参加国际桥梁工业化建造及装配施工关键技术相关研讨会2次。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 对试验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得到了承插式连接构造参数对预制桥墩在车辆撞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的影响,初步分析了乘插式桥墩的损伤机理。
2) 申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3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
(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60万元,到款30万元,使用了19.0%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60万元,到款18万元,使用了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
备注:
建艺学院
项目名称:特大城市基层公共服务圈的差异化建设和空间整合研究——以北京为例
项目负责人:王卉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8年12月):
1) 对本课题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进行的工作包括研究我国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配建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研究国内典型案例城市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方法、研究国外典型案例城市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方法。
2)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研究基层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建设标准、居民满意度和规划需求,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圈层体系。
3) 研究老年人日常生活行为及出行特点,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圈的构成及对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要求。
4) 参加国内城市规划相关会议3人次,发表CS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会议论文2篇。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依据人群研究基层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建设标准、不同居民的满意度及规划需求,建立基层公共体育设施的圈层体系。
2) 通过POI数据分析北京典型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及与整体空间形态的关联。
3) 初步对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识别和构成模式进行研究。
4) 参加国内城市规划相关会议2人次,发表会议论文2篇,出版专著1本。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0月):
1)选取典型街道,利用GIS识别、定位社区公共设施,进行核密度分析,识别社区中心模式。
2)对典型街道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各类典型街道/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设施的满意度、需求度。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
直接经费总额21万 到款12.6万 使用了23%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1万 到款8.4万 使用了38%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1万 到款0万 使用了38%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姓名 |
王卉 |
王雷 |
|
|
|
|
|
|
|
比例 |
50% |
50% |
|
|
|
|
|
|
|
金额 |
0.476 |
0.476 |
|
|
|
|
|
|
|
备注:无
项目名称:公共健康指引下大型居住区建成环境的优化模型与改造策略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婧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8年12月):
1) 健康设计相关的文献整理与设计案例分析,得出当前面向健康的设计主要有两个不同的层面和角度:通过改善建成环境促进健康生活和积极生活的设计观;明确调研样本及范围,已经进行了第一阶段数据采集及实验平台的构建
2) 明确调研样本及范围,已经进行了第一阶段数据采集及实验平台的构建,本次研究针对样本社区已经进行了2次深度访谈,借助居委会协助,组织居民对当前生活环境及健康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
3) 参加相关会议3次,出版相关书籍1本。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公共健康相关的国外文献深度整理:基于人的研究视角是指研究者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大规模采样和研究来探讨人群健康属性特点与空间环境的关系,这类研究大多样本数量大,调研范围更广,研究周期更长,需要通过长期的人群健康水平及状况追踪来论证相关研究结论。
2) 对重要的建成环境区域进行了实地微环境数据采集,包括风速、温度、PM2.5实时数据等各类物理环境数据,未来这些微环境数据及指标将成为重要的建成环境评价指标,指导后期建成环境的改造及空间质量提升。
3) 有待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健康数据的深度采集健康信息行为,具体指主体从事的与健康信息相关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即个体自身身体信息与与环境相作用的行为信息,包括意识及行动两方面。
4)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SCI检索期刊1篇,外文期刊1篇,相关期刊3篇。
5) 参加相关交流会议2次,将项目思路与同行互动交流。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
直接经费总额24.0万 到款14.4万 使用了40%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4.0万 到款9.6万 使用了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姓名 |
李婧 |
高艺 |
刘雅萌 |
李道勇 |
|
|
|
|
|
比例 |
74% |
8% |
8% |
10% |
|
|
|
|
|
金额 |
0.74592 |
0.08064 |
0.08064 |
0.1008 |
|
|
|
|
|
备注:无
项目名称:基于视觉感知的水体自然度对人身心影响规律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晓博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8年12月):
1)完成了不同类型水体照片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收集不同类型水体照片的时候,发现有些类型的水体在实际中区分度不大,如溪流、河流、沟渠,这三者在某些时候比较容易混淆,需要从找到的照片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作为实验材料。在收集不同类型水体照片的时候,同时还发现某些类型的水体在美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在城市中人为改造过的河流、池塘等。在整理实验材料时,将这些照片进行了美与丑的预判,考虑将美的因素作为协变量加以研究。
2)完成了试验设备的制备。购买了头戴式眼动追踪设备和系统,型号:Eyeso EG100。供货单位为课题组提供了技术培训,包括设备介绍、校准,室内外实际操作的方法,软件的使用,数据报告的输出等内容。
3)对不同类型的水体视觉感知自然度水平的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初步探索了不同类型水体视觉感知自然度水平的规律,发现沟渠自然度非常低,喷泉的自然度较低、喷雾、跌水、池塘自然度水平一般,瀑布、湖泊、湿地、海洋自然度水平较高,但溪流、河流的自然度水平差异性较大,因为在实际场景中,这两类水体驳岸、周边植被的情况差异较大,有些自然度很低,有些自然度很高。同时发现,那些有垃圾的、带栏杆的、水体颜色变绿或浑浊的常被人为是丑的。
4)发表会议论文一篇。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在去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实验材料,将美景度作为协变量列入实验设计。将自变量确定为自然度的三个不同水平。实验材料兼顾水体类型与美景度。
2)进行水体视觉感知自然度对人身心健康影响规律的预实验,课题组讨论修改并完善实验方法与流程。
3)被试招募计划正在进行。
4)发表SCI收录论文两篇,EI收录论文一篇。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19年10月):
1)在去年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所有的实验。包括生心理实验与眼动仪实验。
2)相关实验结果在分析整理中。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
直接经费总额19万元 到款11.4万元 使用了64.21%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19万元 到款7.6万元 使用了46.04%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19万元 使用了46.04%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绿地景观格局对城市下垫面热环境及PM2.5浓度的影响机理与优化模式研究——以北京为例
项目负责人:彭历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8年12月):
1) 基本完成北京城市绿地格局基础调查分析研究。对北京地区的城市绿地进行系统调研、分析、整理。重点包括城市绿地面积、空间分布、布局、空间结构等景观格局要素,通过资料分析、现场调研、数字软件分析等方式进行系统研究。
2)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城市热环境及可入肺细颗粒物PM2.5浓度影响研究。在城市绿地整体格局研究基础上,通过田间实验、遥感分析、数字模型模拟等方式对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空间景观格局对微气候及PM2.5浓度的影响进行细化研究,具体包括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植被种类、三维绿量)、微气候适应性、人体舒适度、PM2.5浓度影响关系等内容的研究。建立ArcGIS、Envi-met软件工作平台对绿地景观格局、热环境及PM2.5浓度变化进行第一阶段数据分析、模拟。
3) 参加参加风景园林学会年会1次,将项目思路与同行交流。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从宏观和中观层面研究了微气候(热环境、风环境)调节途径。研究得出宏观层面主要通过绿地斑块、廊道、网络的建构来实现微气候的调节,具体途径包括气候调节点的选定、通风廊道的设置、生态绿网的建构三个环节。
2) 从中观层面研究了通过对绿地景观形态(地形方位、空间组织)、景观边界、景观下垫面(绿垫面、蓝垫面、灰垫面)三大类要素的控制来实现降温、增湿、控风的调节策略。
3) 在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热环境调节作用及途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典型案例的田间实验、数据分析等方式系统研究了绿地景观下垫面对热环境的影响关系,提出了基于改善下垫面热环境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建构策略。
4)借助ArcGIS、Envi-met软件工作平台对绿地景观格局、热环境及PM2.5浓度变化进行第二阶段数据分析、模拟,进一步分析论证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量对城市热环境及可入肺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关联影响机理。
5) 参加参加风景园林学会年会1次,将项目思路与同行交流。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 找出北京绿地空间热环境对PM2.5浓度影响机理,明确了温度、湿度、风速等气候因子与空气PM2.5浓度的相关性、显著性以及影响系数。
2) 找出绿地空间下垫面景观格局对热环境、风环境的影响关系,明确了绿垫面、蓝垫面、灰垫面的材质、构成形式、布局模式等对场地热环境及风环境的影响效应。
3) 基于上述机理研究成果,从下垫面材质类型、材质物理特性,植物配置,水体布置,灰垫面布置、景观设施和景观构筑物布置等方面提出了对应性优化方案,并通过数字模型进行了模拟验证,最终整合生成优化策略。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
直接经费总额14.4万元 到款14.4万元使用了90%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9.6万元到款9.6万元使用了2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区域视野下的山西浊漳河流域古村镇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项目负责人:孙帅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广泛深入的现场勘查,文献发掘、资料整理,重点筛选梳理并采集了研究区域内61处具有科研价值的典型古村镇的信息。覆盖了浊漳河流域内各主要地貌单元内的重要古村镇,如浊漳河上游南源的潞城市、长治市郊区、壶关县、长治县、长子县;浊漳河上游西源的沁县、沁源县;浊漳河上游北源的武乡县;浊漳河中下游的黎城县、平顺县。采集样本较全面、地理范围跨度大、代表性强、成果价值较高,为接下来两年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除了重点采集信息的古村镇,研究区域内其他的或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或处于特殊地形地貌环境,或具有特殊村落空间形态的古村落,主要以卫星遥感信息采集为主,辅助以文献资料整理。
2) 古村镇基本信息:如形成年代、地理位置坐标、村域面积、村庄占地面积、户籍人口数、常住人口数等。古村镇社会文化状况信息:如村民人均年收入、主要民族、村庄主要经济产业概况、村庄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古村镇环境信息:如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植被状况、村庄选址格局等,研究区域内多为山地型村落,村落空间格局主要顺势地形呈现阶梯错落布局,对应研究主题区域视野的重要因子河谷地貌环境。传统建筑信息,如重要历史建筑风貌质量、历史沿革等,对应研究主题区域视野的两个重要因子佛教传播路径与军事活动遗址。
3) 参加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2019年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并就本研究采用的相关技术做了主题演讲,总结并介绍了使用的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方法。依据本课题研究成果具体总结了四个数字化应用场景。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 普通外文期刊知网检索SUN Shuai, WANG Biao. Cultural Route of Ancient Villages and Towns in Zhuozhang River Valley[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0(4):83-86.
2) 普通外文期刊知网检索SUN Shuai, WANG Biao. Low-energy Mountain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PRT Rail Transit Technology[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0(3):15-17.
3) 指导研究生李安冉完成毕业论文中期答辩,浊漳河流域南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7.2万 到款6.9万使用了96%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面向山地乡村环境的水适应性景观安全格局模型构建-以京西门头沟地区为例
项目负责人:张晋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针对项目申请书界定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论证。完成文献调研工作;结合课题组在该方向初步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具体研究计划。
2) 在前期文献基础上,以京西门头沟地区乡村环境为主进行初步实地调研,通过图纸绘制、照片采样、文字记录、实地访谈等方式对相关水适应性景观进行全面考察。
3) 完整提出基于研究地域的水适应景观研究框架,初步生成研究地域的数制地形模型。
4) 参加风景园林学科年会及教育大会2次, 会议论文2篇,并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0月):
1) 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基础上,从山地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构成要素、形成机制、结构功能关系、运行模式、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与系统性梳理,建立基于京西地域环境的山地乡村水适应性景观类型体系。
2) 基于DEM地形针对研究地域进行了初步的山地水环境模拟分析,并生成了部分空间数据结果。
3)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核心专业期刊上发表:CSCD检索期刊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其他论文3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4万 到款14.4万 使用了70.4%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4万 到款9.6万 使用了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理学院
项目名称:稀疏微分结式理论及其在偏微分方程相关问题中的应用
项目负责人: 张智勇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按照申报书的计划,各项研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经完成SCI检索论文10篇,参加学术会议13人次。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直接经费总额48万元 到款48万元,使用了约为6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2-弧传递图与2-测地线传递图的构造与分类
项目负责人:徐文琴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8年12月):
2018年度为本项目执行的第一年,已按照原计划顺利完成。一年来,主要完成了2-弧传递正则覆盖图的分类问题,以及以可解群为自同构群的正则地图的分类问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有:
1)在2-弧传递图的正则覆盖的构造与分类方面,研究了群表示论和群扩张理论在覆盖技术中的应用,并将其用于具体的分类问题,给出了完全二部图的覆盖变换群为循环群的正则覆盖的完整分类。
2)在正则地图的分类方面,研究了以可解群为自同构群的正则地图的基本理论,并将其用于具体的问题,给出了以类长为4的2-群为自同构群的正则地图的完全分类。
3)基于以上研究进展。将相应研究成果在国外期刊上发表SCI检索期刊1篇;已投SCI检索论文一篇。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在2-弧传递图的正则覆盖的构造与分类方面,进一步研究了覆盖变换群为高秩的初等交换群以及非交换群的构造与分类问题。
2)初步研究和探索了2-测地线传递图的正则覆盖的相关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分类问题中去。
3) 参加国内会议1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研究了2-测地线传递图的正则覆盖图,给出了一些构造和分类结果。
2)研究了Kn,n-nK2正则覆盖的分类,其中覆盖变换群为亚循环群,且保纤维自同构子群的作用是2-弧传递的。
3)研究了Kn,n正则覆盖的分类,其中覆盖变换群为亚循环群,且保纤维自同构子群的作用是2-弧传递的。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
直接经费总额24万元 到款14.4使用了10%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4万元 到款9.6 使用了10%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4万元 到款0 使用了5%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YBa2Cu3O7-x/BiFeO3异质结中多铁畴阵列对磁通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项目负责人:谢亮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8年12月):
1)与合作单位一起针对项目的研究样品YBa2Cu3O7-x/BiFeO3异质结,进行探索制备。
2)研究发现在制备BiFeO3薄膜时,由于Bi元素易挥发的特性,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始终无法制备出铁电性能较好的BiFeO3薄膜,所制备薄膜漏电太大。YBa2Cu3O7-x薄膜制备容易些,已经完成该薄膜的制备。本项目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铁电畴对超导电性的影响,铁电层的制备也是关键。与本研究组有密切合作的某课题组在制备铁电薄膜PZT方面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可以提供相关的帮助。为了不耽误项目的进展,铁电层BiFeO3将由PZT取代,PZT薄膜具有很大的铁电极化,对本项目的研究有重要帮助。
3) 参加中国材料大会1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实验所需要的BiFeO3薄膜,YBCO超导薄膜已经成功制得,项目正按照原计划实施。本年度已获得一些实验数据,正在整理中。另外,在项目的资助下,我们还分别探究了非磁性离子Ga对多铁性化合物NiCr2O4,及非磁性离子Y对YbCrO3磁学性质的调控特性。实验结果目前正在整理中。
2) 在本项目的资助下已经发表相关SCI论文7篇
3) 参加中国材料大会1次,将项目思路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
直接经费总额15 万元 到款15万元 使用了80%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10万元 到款10万元 使用了55%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Yang-Baxter方程物理系统的量子纠缠与量子模拟研究
项目负责人:郑超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8年度(2018年01月~2018年12月):
1) 完成文献调研工作;初步制定具体研究计划。
2) 研究厄米Yang-Baxter系统的高效量子模拟方案,设计量子线路。
3) 整理结果,发表期刊论文3篇,会议论文1篇。
4)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次,做大会邀请报告。
5) 项目执行顺利。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进一步文献调研,制定后续研究计划。
2) 利用前期量子模拟方案,研究YBE系统中的纠缠特性。
3) 整理结果,发表期刊论文2篇,会议论文1篇。
4)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次,分别做会议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
5) 项目执行顺利。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7年 —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20万 到款20万使用了65%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人工机械呼吸条件下呼吸系统网络的动力学及控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段利霞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度(2019年01月~2019年12月):
1) 与合作单位一起,针对项目申请书界定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论证。完成文献调研工作;结合课题组在该方向初步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
2) 透彻理解、分析现有呼吸系统网络模型中的各类神经元集群的功能,以及集群之间耦合特征,并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集群行为及耦合方式对整体网络动力学的影响;
3) 构建基于单个和耦合呼吸系统的控制模型,主要通过控制模型的动力学特征,从而控制呼吸节律的产生及节律模式。
4) 参加国内知名相关方向会议8人次,将项目思路及研究进展与国内外同行互动交流。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2月):
1)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钙动力学对混合簇放电产生的影响。钙系统的波动对前包钦格复合体中混合放电节律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关系。结果表明,钙离子的周期性波动是产生复杂簇放电的关键因素.
2) 基于前期研究结果,研究了耦合系统中一类特殊混合簇产生的动力学机制。动力学研究表明,钙浓度的变化及系统分岔的改变,是产生这类混合簇的关键因素。对进一步研究病态呼吸节律的产生,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3) 针对外激励的影响,采用滤波控制器研究外激励对节律的影响。线性和非线性控制项对分别控制系统的分岔和极限环的振幅,从而达到控制节律的模式和振幅。上述结果对控制病态节律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方法值得进一步优化。
4)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相应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或接受:SCI检索期刊3篇,中文期刊2篇。
5) 参加网络国际会议1次,与国内外同行交流。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19年
直接经费总额63 到款31.5 使用了55%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63 到款18.9 使用了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模糊k-度量的新定义及其在拓扑和凸结构理论中的应用
项目负责人: 钟昱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按照申报书的计划,各项研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已经解决了项目中的M-模糊化k-伪度量的新定义以及讨论了M-模糊化 k-伪度量诱导的各类模糊化结构,包括M-模糊化拓扑、M-模糊化邻域系统、M-模糊化化闭包算子等。
目前已经完成SCI检索论文4篇,参加学术会议多次。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直接经费总额26万元 到款26万元,使用了约为10%.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
项目名称:带有非局部项的耦合双曲系统的镇定与控制
项目负责人:苏玲玲
项目执行进度:(简单叙述目标完成情况,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度(2020年01月~2020年10月):
2020年1月-3月,搜集文献资料。
2020年4月-5月建立开环系统的分析与模型、设计与分析反馈控制、对闭环系统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
2020年6月-8月 撰写高平论文两篇,并积极投稿
2020年9月 -10月继续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科学论文。
项目到款经费使用比例:(简单叙述经费使用进度,无需支撑材料)
2020年
直接经费总额27 万 到款16.7万 使用了 0.048%
绩效分配项目组成员名单及分配比例(单位:万元)
备注:无